说宁洱故事

说宁洱故事

普洱府志序

到了清朝雍正年三年(1725年),朝廷把广西巡抚西林觉罗•鄂尔泰调到云南,任云贵总督(同时兼广西巡抚)。

鄂尔泰是满族人,历史上称这位官员为云贵广总督。他才高八斗、功勋卓著,深受雍正、乾隆两朝皇帝倚重,在大清历史上地位显赫,普洱也是造就他成为重臣的重要舞台之一。

雍正元年(1723年),鄂尔泰任过云南乡试考官,所以,他对这个地方不陌生。鄂尔泰是在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中的举人,四年后袭佐领,授三等侍卫。十多年后,升任内务府员外郎,他偶尔会因公事到雍亲王府走动。四皇子胤祯想与鄂尔泰套近乎,鄂尔泰是个精明人,他知道皇帝老子的一窝儿子正剑拔弩张,打得头破血流,还不知道最后鹿死谁手呢,故而他不与胤祯多往来。雍正皇帝登基后曾召鄂尔泰谈过话,他说:“汝为郎官拒皇子,其执法甚坚。”对他做人的本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也难说,正是这个原因,雍正更加器重他。雍正三年(1725年)八月二十五日,鄂尔泰由江苏布政使升为广西巡抚。十月底又接到调任云南任总督的公文。他可谓官运亨通,步步高升了。

来到云南,鄂尔泰踌躇满志。 他马不停蹄地走边地看实情,听民声,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梳理。没过多久,他就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,汇报他在滇了解到的情况和管理好此地的打算、建议。大概的意思是说:皇上,滇南这地方广袤无边啊,实在是太广阔了,资源丰富啊,但也不好管理,特别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西南方,民族众多,居住分散,管理混乱,矛盾重重。主要原因是,各少数民族都在执行世袭的土司或头人制,这些朝廷没有任命过的地方土官,个个都心高气傲,都想称霸一方,很难和睦相处,他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,经常相互厮杀、殴斗,导致这些地方战乱频繁,社会很不稳定,必须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推广“改土归流”制度,朝廷才能很好地管理这个地方等等。鄂尔泰在这道奏书中说的另外一个重要事情,是告诉皇帝,这个地方是连接中原和南亚、东南亚的中枢要道,是抵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,万万大意不得。鄂尔泰建议朝廷,要筑牢防线,巩固此地的拥有权。

1887年,法国人路易•德拉波特笔下的古普洱府

“改土归流”,是明朝发明并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:由朝廷派出的官员(即流官)管理世袭的土司或者头人(即土官)最终达到朝廷中央掌控和管理目的的管理形式。

鄂尔泰的担忧,不是没有道理,早在10世纪左右,就有泰国清迈与缅甸掸邦一带的“八百媳妇国”和老挝等寇贼入侵过我们的地盘,当时的车里等地曾普遍遭受战乱的祸害。

一个远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的边疆荒野地,当然是很难进入皇帝和朝廷官员的视野的,经鄂尔泰这么一说,众臣觉得的确有道理,自己的土地理应固守好。问题是,这道牢固的防线,筑在什么地方为好呢?不用担心,细心的鄂尔泰都想到并给安排好了。他在奏书中说:这府,就建在普洱吧,因为这里是普洱茶和磨黑盐的发源地,以茶和盐巴为主的频繁交易,已经把这个地方弄得非常热闹了,就连老外也来了呢。在这里设立一个府,让流官们在此办公,管理这大块土地,一点问题都不会有,朝廷呢,当然会稳稳当当地把这个边塞要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
雍正皇帝认为,这鄂尔泰工作很踏实啊,把情况分析得合情合理,找不出什么纰漏,言辞之间,充满了耿耿忠心。于是,大笔一挥:“同意推广‘改土归流’!”“同意在普洱设府!”

普洱古府署

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也就是1729年的9月17日,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,水湾寨的大小人物,欢欣鼓舞地拥到街头,参与并见证了普洱府成立的热闹场面。不过,很多老百姓并不明白,成立这么一个普洱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,很多人只是图个热闹罢了。

水湾寨就这样跨入了普洱府时代。

清道光年间普洱府城图

新成立的普洱府管辖思茅、江内之普滕、整董、猛乌、乌得、六大茶山和他郎厅、威远厅等地域。

由于地域广阔,发展快速,普洱府再次上书皇朝,建议设立县,获准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普洱府成立第六年,设宁洱县,为“宁静和谐的普洱”之意,县址就在普洱府内,划园通、信成、善长、嘉会、义正五里和猛养、思茅、普滕、整董、猛乌、乌的六版纳等地域归宁洱县管,当时,宁洱县所管辖的土地面积为7000平方公里(现为3669.77平方公里)。遗憾的是,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猛乌、乌得于1896年7月割让给当时法国殖民地老挝,即为现今老挝丰沙里的猛乌怒和乌再两地。

宁洱县署

1951年1月1日,宁洱县更名为普洱县;1985年12月10~12日,普洱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,做出了“撤销普洱县,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”决议;2007年1月21日,因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,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应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

其实,这块弹丸之地,先后还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迁,比如,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壬戌(1766年11月27日),设“迤南道”,驻普洱府城宁洱县,辖普洱、元江、临安、镇沅四府,第二年改为“迤南兵备道”,辖区为普洱府、顺宁府和镇沅直隶州、元江直隶州、景东直隶厅。民国二年(1913年),改“迤南兵备道”为“滇南道”,之后相继成立“普洱道”“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”“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”“云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”“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”和 “宁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”等等。无论称呼如何更改,这块热土没变,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勤劳淳朴的民众没变,这开放包容、吃苦耐劳、积极向上的普洱精神也始终没变。历届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群众,树立新常态观念,谋划新常态布局,力争把宁洱建设成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“绿色工业重镇、现代物流中心”。

信息来自: 中国宁洱

普洱微生活网∣普洱第一自媒体

发现城市生活之美

商务合作:13987946248

投稿邮箱:2467926105@qq.com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探索

在 Apple silicon Mac 上 DFU 模式修复或恢复 macOS 固件
bt365体育在线

在 Apple silicon Mac 上 DFU 模式修复或恢复 macOS 固件

汉字笔画查询
bt365体育在线

汉字笔画查询